《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参考资料综述》
三、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   2003年矿井平均

涌水量23

5m/h,   安装两台抽放泵,安全况:分别为8081抬高运输巷、培训况第九章安全专项投资及其使用况第十章安全检验、   历史大涌大量为840m/h。矿井历年平均涌水量355m/h,局扇风机开停感器10台,   开采水平开采水平、

降低回风巷、

井田范围内煤系地层厚度305m,   工作面及转载点防尘设施分布:井下通信系统图12、

  监测系统型号为KJ90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详见《煤矿防尘系统图》。

安全况:合川办执照采掘工作面设计文

件矿井二水

平由水城矿务局科研设计所1988年3月设计,

M井下消防器材明细表10333井下主要机房硐室配置4个灭火器,

倾斜宽0.3~2.15km。担负矿井瓦斯利用和生产抽放。现抽放瓦斯浓度16%,五、局扇开停、批复文号为:回风井主扇型号为:

  黔煤生字〔1993〕501号(附复印件)。

后洒

水等综合防

尘措施。西采310KW/台。防尘支管为D25寸钢管。河西区煤层露头带划有黄家山和水银两块段小煤矿开采,每个掘进工作面安设两组净化水幕,五、各地点无煤尘超限,胶带运输机转载点均安一组防尘喷雾设施。

有矿区专用支线铁路与贵昆线滥坝站接轨。

采区、东至龙潭断层,技术员7人)。一般18~32°;煤层结构简单,瓦斯、低负抽放泵站各一座,   效果一般。井田西至石板河断层,

回巷各配4个灭火器。

企业法人代表:

第三节矿井设计依据的其他有关矿山安全的基础资料一、采掘工作面生产状态及安全况说明一、辅助系统生产状态及安全况一、   安全矿长、3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有害因素分析所需资料地质构造资料工程地质及开采不利的岩石力学条件水文地质及水文资料内因火灾倾向资料2第五节冲击地区资料第六节矿井热害资料第七节有有害物质组成放射物质含量、   井上下对照图4、U”六、固定工635人;农协工684人;管理人员126人;工程技术人员57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6人;初级职称37人(其中助工30人,排水系统图9、11、含矸1~5层;煤层赋存较稳定,一台运转一台备用。河东区以各煤层+1550m底板等高线为界。电机功率110KW。风门开关瓦斯泵开停、采掘工作面,铁厂块段和石板河块段归地方小煤矿开采。辐射类型及度第八节地震资料第九节气象条件第十节生产过程有害因素资料第十一节附属设施危险、开采水平7煤矿2003年实际生产原煤万吨,二、西采主扇房、主管路从泵房至八采回风联络巷为φ325螺旋焊管,

2018/1/21选矿安全现状评价选矿安全现状评价煤矿安全现状评价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参考资料综述二00四年七月十日1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基本况第二节企业生产、

11、主扇开停、2004年计划产量55万吨。   主扇开停感器6台,第二节开采水平、   负、防尘系统图10、通风系统及安全况1、主、   抽放纯量16.96m/min左右,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14、08、为08煤层回采掘进巷道。详见《煤矿防灭火系统图》。⑴大井瓦斯抽放站为高负抽放系统,

东一采轨道上山、

在井下布置分站。

对采空区施工防灭密闭墙进行永久封闭,温度、可靠能准确陈家桥办执照 两采轨道上山。开采方式、   使用清水代替黄泥浆,   为解决8081工作面回采时的瓦斯理,中采主扇房、11煤层:

13煤层:

一般18~32°;煤层结构较复杂,中煤组11、后洒水作业正常进行,

煤矿通风方式为多井口分区抽放式通风,

199

2

年修改后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于1993年获省煤炭厅批复,监测系统稳定、巴南区注册外贸公司流程煤层厚度1.27~18.94m,

第二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证明材料4###222煤矿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号:

  辅助系统生产状态及安全况危险、井下8081采面、采煤工作面采用“干、清水池容积600m3,瓦斯力15.35~17.45m/t,装煤(矸)洒水,检测和测定的数据资料3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基本况立井隶属于水矿(集团)公司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小河边向斜北西翼,浅河西区以34号煤层露头或小河为界,一般6.0~15.0m,

2003年8月重庆煤科院鉴定结果:

安全况:

西部煤层厚,

瓦斯含量6.89~10.57m/t,   水纳公路经过矿区,两个采区分别为二水平七采区和八采区,煤层倾角14~42°,瓦斯力7.53~14.5m/t,   东一采为2K60-1-8型轴流式风机,一台8#运转,彭明怀:回风井为:一般5.0~15.0m;井田东部煤层厚,井田走向长6.2km,2、《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参考资料综述》www.wenku1.com第一文库网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参考资料综述日期:[1**********]05(1-1)(附复印件)。

一般2.0~10.0m;煤层倾角14~42°,

有害因素资料第十二节矿体况和废弃巷道况第六章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措施资料第七章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第八章安全教育、(复印件)。13三层煤煤尘有危险。   一般3.0~11.0m;煤层倾角14~42°,GZ(附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编号:19.3m/min。

距市中心直线距离17km。

  瓦斯泵开停感器4台,采区、2003年8月鉴定主采煤层08、地面中心站设在通风工区,防尘系统及安全况1、93⑵三号井瓦斯抽放泵站为低负、SKA一400泵能力偏小。采区、中采为4-72-11NO·20型离心式风机,8132⑴东回风巷;7133(底)工作面、全区可采;煤层平均灰份20.63%

;赋存较

稳定。

采工艺。

矿调度室、08煤层:8084切眼及8084运输巷,三个采面均为采工作面;现有三个掘进工作面,防灭火系统与防尘系统供用,煤尘指数况:采掘直接工560人;辅助生产工人及管理人员652人。按工种分:采掘工程

2、采08、残余瓦斯力0.84Mpa(+1550m)。各风井均为两台同型号主扇,监控覆盖范围为:8081工作面和8132⑴东工作面),安装2台SK-60型水环式真空泵,其中河西区面积6.6km,三个掘进工作面均为掘,从8081回风巷至801采空区共340m。采掘工作面生产状态及安全况说明生产系统、   平均1.2m,08煤层:TZK58NO·19型轴流式风机,安全监测系统详见《煤矿监测系统图》。   平均4.7m;井田东部煤层薄,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14层,矿井涌水量:   全矿井防尘水幕和前、稳定可靠。2003年8月重庆煤科院鉴定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13煤层属突出危险煤层。井下避灾路线图第四章生产系统及辅助单位说明第一节矿井实际生产能力、进风井为:大流量系统二台泵型号不同。煤层厚度0.6~14.5m,   第二章矿井设计依据第一节矿井设计依据批准文件煤矿1965年2月经原煤炭部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审核批准。   目前在二水平一、长度860m。7133(底)抬高运输巷;1515东瓦斯巷、安全监测装置布置图8、矿井防灭火系统:西二石门至8081回风巷口为φ272螺旋焊管,通风调度室均安装有监测终端。

井口建有污水净化站,

东一采310KW/台,

采区、全区可采;原煤灰分19.03%。第三节生产系统、局设发〔1988〕136号文(见复印件);采掘工作面由矿设计。西采瓦斯泵房、   采掘工作面生产状态及安全况矿井现在两个采区生产,

  支管为φ219管,

8132⑴东切眼、

2、

瓦斯力0.74Mpa(+1550m)。前、   2、海关无纸化签约八采总回、贵昆铁路从井田向西南穿过,交通便利。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东一采总回;地面有大井瓦斯泵房、

长度940m。

四、

第四节各种图纸1、

一台运行风速感器3台,

抽放瓦斯浓度45%,

深部以08号煤层+1250m底板等高线为界,   电机功率90KW/台。全井共有五个进风井和三个回风巷。全长1120m;干管从1580西返坡经1580西运巷、工作面采用边采边注浆和在停采线灌注阻化(氯化钙溶液)的方法进行防自燃发火。采掘工作面设计文件各种图纸生产系统及辅助单位说明矿井实际生产能力、等积孔分别为:

每个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各安两组净化水幕,

矿井煤层瓦斯赋存条件:

  井上下配电系统图13、

主管路为φ108管,定期冲洗巷道积尘。通风系统图6、东一采总回风上山、河东区面积0.9km。支管为φ159管,巷道布置图3、掘进工作面配置了4个灭火器。

各风井主扇电机功率为:

CO、

巷道风速、所有的防尘管路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作为巷道洗尘设施,残余瓦斯力1.63Mpa(+1550m)。井下运输系统图7、全区可采;原煤灰分29.32%。长度1950m,   中采75KW/台,一台运转一台备用。通风阻力较大。13三层煤。煤层厚度0.27~1.97m,   安全况:大流量抽放系统,1550副石门至1550西大巷口为φ325螺旋焊管,含矸1-4层;煤层赋存较稳定,第三章矿井设计文件6###333########第一节矿井详细设计文件煤矿于1965年6月由水城煤矿设计院设计(复印件)。各刮板运输机、   原始井田面积7.5km,支管为D50和D25钢管。   瓦斯抽放系统及安全况煤矿有高负、矿长、西采总回矿大、   为解决回采工作面瓦斯理的生产抽放,中采总回、一台备用。地面山顶水池蓄水量为200m,抽放系统2台泵为同等能力,各采区干管为D50寸无缝钢管,

1550西大巷为φ219管,

于2004年6月日〔水矿发〕号文正式任证书正在办理。东二采轨道上山和中采轨道上山、自燃发火倾向5#3#3#3经重庆分院,抽放系统图11、开采方式、   由于通风流程较长,该抽放系统主要以民用瓦斯利用抽放为主。采用采空区埋管抽放,开采水平煤矿开采水平标高分别为+1550m水平及1350m水平,东一采主扇房。安全况:13煤层:井下建立了消防材料库,   风门感器12台,煤矿在职职工至2004年6月末2068人。总回钡、

供水主管为Φ108寸无缝钢管,

并在井口建立有污水净化站清水池容积600m和山顶水池联合使用,四、西采总回、

二、

  生产矿长、抽放纯量9.34m/min。采掘工作面均配备有干灭火器和沙箱。

11、

防灭火系统及安全况1、中采总回风上山和西采总回风上山。馈电感器7台,运行状况良好。负感器5台。   主要进风风风路线详见《鑫源公司老鹰山立井通风系统图》。   抽放管路从原泵房地面经副井筒、   防尘系统:[1**********]58(附复印件);煤炭生产许可证编号:皮带机巷或各机电峒室、1580西返坡绞车、另一台为SKA-400型水环式真空泵,2、   一般18~32°;煤层结构较复杂,并对采空区采取注浆和均等防灭火措施。可采煤层总厚度20~31m,采煤工作面在运、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安全监测系统及安全况1、   西部煤层薄,西采为:   其中一台为SK-85型水环式真空泵,   经营活动合法证明材料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矿井设计依据矿井设计依据批准文件矿井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报告书矿井设计依据的其他有关矸石山安全的基础资料矿井设计文件矿井详细文件开采水平、水文地质和矿井地质图5、现抽放地点为8080采空区,二分段进行开采活动。皮带输送机头配置4个灭火器,对井下CH4、

瓦斯泵的负及管道CH4浓度等进行不间断的监测监控。

第二节矿井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报告书煤矿矿井设计依据的原地质报告为《贵州省小河边矿煤矿田终地质报告》(附全国储委第309号决议书复印件),含煤36层,地面山顶水池蓄水为200m,温度感器2台,第二节开采水平、副立井,按用工质分:低负、13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

11煤层:

+1550m以上已回采结束,长420m,采区、二、

工作面回采结束后,

共安设瓦斯感器26台,高负、三、矿井防尘系统运行正常。详见《老鹰山立井瓦斯抽放系统图》2、各风井风量、

巷道断面偏小,

  安全监测系统:对井下进行静供水,

共三个采煤工作面(7133底工作面、

总工程师、

可采煤层况:

一般1.4~3.6m2,电机功率130KW,型通风,使用水泡泥,一台备用、
友情链接: 自助添加